防水涂料的防水原理是利用防水涂料干后形成防水膜,將水隔離,從而達到防水的效果。一旦防水層出現破損,防水效果也將不復存在,所以成膜后的防水層需要養護。
一、養護分為“養”和“護”兩方面
所謂“養”,對于聚合物水泥防水漿料/涂料來說,就是灑水養護,讓防水涂料充分干固的過程。一般來講,柔韌性防水涂料(JS、K11)等系列產品是在干固過程中自然成膜,只要不故意破壞表面,等到自然干固就行。而通用型剛性(K11)防水涂料,就需要在第二遍干固后,在表面進行灑水養護的,建議早、中、晚各灑一次,以利于涂料成分的充分干固、滲透。
所謂“護”,就是做保護層。防水涂料的標準涂刷厚度是1.5~2毫米,防水層的厚度決定了必須要做保護層,否則后續施工一旦出現一個小孔洞,就為漏水留下了大隱患。
二、如何做保護層?
1、頂板以上墻面、反梁及其他豎直面,若做砂漿保護層,應先鋪設2mm×2mm抹布,再做20mm厚的1:2.5水泥砂漿層。
2、平面的涂膜防水層,或者卷材防水層可做80mm厚的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3、保護層細石混凝土應當設置分倉縫,縱橫向為5m設置1條縫,縫寬不大于10mm,深10mm,縫口呈三角形,內填pvc膠泥。
通常情況下,在防水保護層完成前后我們需要做兩次閉水試驗,初次做防水試驗在防水層施工完成,保護層施工之前進行,這種做法可以及早找出防水層施工的錯誤,并及時進行改正;二次閉水試驗在保護層施工完成后進行,這一次試驗也是業主、物業對防水工程的驗收。
三、養護要多長時間?
防水層養護的目的就是讓涂膜自身固化反應,室內情況下養護時間越長,防水層反應進行越徹底,其強度也會相對越好。養護時間一般不低于48小時,而在冬季溫度較低或通風較差的地方則要適當延遲養護時間。
立鎂家通用型防水涂料是結合高分子聚合物乳液與混凝土,形成的復合型防水材料。該產品利用滲透結晶材料對混凝土的滲透機理以及水泥砂漿基層特有的粘接性、保水性和一定的柔韌性,不僅具有對混凝土毛細孔的滲透結晶作用,同時還能對基面形成整體一致的雙重防水功能,讓家居防水萬無一“濕”。